由铝铜合金制成的大型结构部件因其轻巧,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而被用于汽车和飞机领域。开发具有高延展性和强度这样的组件允许其取代钛合金或不锈钢。在上述领域中使用的Al-Cu合金的大型结构零件通常是通过铸造和锻造生产的,导致制造周期长,价格高,材料利用效率低。此外,电弧焊工艺是完成大型结构零件组装的关键步骤,这可能导致热影响区软化并降低整个零件的使用性能。
为了克服WAAM沉积Al-Cu合金过程中晶界偏析和柱状晶粒缺陷的不利影响,在每次通过沉积之前进行了层间锤击和层间轧制。现有工艺消除了柱状晶粒和分散的Al 2的分散晶粒内的铜相可以提高沉积的铝铜合金样品的拉伸强度。但是,通过锤击或轧制产生的加工硬化导致材料可塑性降低,给部件的后处理带来很大困难。与层间锤击或轧制方法相比,在AM工艺中添加陶瓷颗粒作为异质形核位点以细化晶粒,对沉积铝合金的强度和延展性也有很大影响。
在这项研究中,哈尔滨工业大学孙清洁教授团队通过在WAAM工艺中添加TiC颗粒,消除了不均匀的微观结构特征和晶界偏析。分析了添加TiC时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强度和延展性的协同增强机理,揭示了添加TiC颗粒后液滴的凝固热力学和动力学。此外,揭示了通过添加TiC颗粒协同增强断裂强度和延展性的机理。相关研究成果以题“Realization of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for fractur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by adding TiC particles in 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2219 aluminium alloy”发表在复材顶刊Composites Part B: Engineering上,
论文链接: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1359836821003115#!
通过在WAAM工艺中添加TiC颗粒,消除了不均匀的微观结构特征和晶界偏析。分析了添加TiC时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强度和延展性的协同增强机理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添加300–500 nm的TiC颗粒可以有效地降低基体的自由能,这为晶粒的原子核在TiC颗粒的基底上生长提供了机会。平均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值35.1μm,并且消除了柱状缺陷。
图1。(a)WAAM设备和(b)微粒喷涂以及温度测量设备的示意图。
图2。在TiC颗粒的不同质量分数下WAAM沉积样品的光学显微镜图像(a)0.5 wt%,(b)1.0 wt%,(c)1.5 wt%,(d)2.0 wt%。
当ΔT纳秒(3.8℃)低于ΔT CS,添加的TiC颗粒的可用于抵消ΔT CS引起的溶质偏析,抑制柱状晶粒的生长。R(2.54×10 -5 m / s)和G 2(冷却速率,10°C / s)的较低值为次级枝晶的生长提供了机会,从而促进了枝晶向等轴转变。
多站点核具有较小ΔT纳秒可以在晶界处的溶质抑制Cu的偏析,使众多的Cu原子被分散在基质中和化合物α -Al + θ -Al 2铜沉淀为细点状相。
图3。IPF问题取向为铝基和Al映射2 Cu相,和取向差角度分布对于沉积的样品与来自横截面视图的TiC颗粒的不同质量分数中,(a) – (A2)0.5重量%的TiC,(B) – (b2)1.0重量%TiC,(c)–(c2)1.5重量%TiC,(d)–(d2)2.0重量%TiC。
图5。WAAM沉积样品的横截面微观结构图像,其中添加了1.5 wt%TiC颗粒,(a)层间区域,(b)内层区域,(a)–(b1)(a)中的细节, (b)(a2)–(b2)的元素线分布分别导致(a1)和(b1)中以白色描绘的区域,(c)–(e)相应的蓝色,红色的EDS结果,分别在(a1)和(b1)中带有黄色叉号。(要解释此图例中对颜色的引用,请参阅本文的Web版本。)
图6。(a)沉积有1.5 wt%TiC颗粒的样品的晶界处的TEM图像;(b)Al 2 Cu和Al基体之间的界面的HRTEM图像;以及逆FFT图像;(c)和(d )分别表示Al基体和Al 2 Cu的电子衍射图,(e)Al 2 Cu的FFT图,(f)(a)中对应的红叉的EDX结果。
图7。(a)添加1.5 wt%TiC颗粒的沉积样品在沉淀相界处的TEM图像,(b)Al 7 Cu 2 Fe和Al基体之间的界面的HRTEM图像以及相应的逆FFT图像,(c )和(d)分别是Al基体和Al 7 Cu 2 Fe的FFT图,(e)Al 7 Cu 2 Fe的电子衍射图,(f)(a)中对应的红叉的EDX结果。
延展性的增强是由于存在TiC颗粒而引起的晶界改性,以及细点状沉淀物促进了晶粒内位错的可塑性。在UTS和EL增量是〜分别114兆帕和~6.3%,相比于没有的TiC颗粒的WAAM沉积2219 Al-Cu合金。
图13。添加1.5 wt%TiC颗粒(a)内层区域,(b)层间区域后,沉积样品的微观结构演变。